现在随着私家车的增加,车祸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新闻也经常报道各地的车祸发生情况,经过研究车祸发生频率最多的是每天的中午、黄昏和凌晨这三个时间段。
为预防事故发生,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开车上路应注意避开这三个“危险时段”: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
第一个危险时段:11时至13时
大部分驾驶员经过上午的劳累,在11时至13时段大脑神经已出现疲劳,反应比较慢。特别是在午餐后,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此时,最好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最好小憩20分钟左右,补充体力。
第二个危险时段:黄昏17时至19时
统计资料显示,每天17时至19时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约占事故发生总数的25%。这是因为在黄昏时段光线变暗,驾驶员很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在突发意外时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另外,此时段正值出行高峰,人、车流量大,驾驶员经过一天工作会出现眼干、头晕目眩、耳鸣、打哈欠等疲倦症状,因此很容易造成事故多发。
第三个危险时段:凌晨1时至3时
此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易超速驾驶,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此外,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如果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
避免疲劳驾驶,是避免交通事故的一种主要方式。因为当你疲劳时,难免会不自觉的就睡着了,车祸就这样出现了。以上的三个时间段,大家能避免就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