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其发音清脆、明快。普遍流传的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呆嘟哩”、“乃哟乃”、“拉帕克”等20多种。有词有曲,可吹可唱,吹唱结合,唱词内容以土家语儿歌为主。咚咚喹用细竹管制作,管身长15~20厘米。内径0.41厘米。竹管上端留有竹节,在节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为簧。管身正面将外皮削平,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有1、2、3、5与5、1、2、3两种不同音阶的体制。咚咚喹的曲牌丰富,一般都有固定的标题,表演时有独奏、齐奏或合奏等各种不同的演出形式。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
“咚咚喹”的演奏
咚咚喹演奏时为竖吹,用口衔住上部舌簧处吹奏。左手专打节奏,右手专按旋律,也有吹双管的,左、右手各持一根咚咚喹,用娴熟的技巧,一只手按一根乐管,双管齐吹同一首曲牌。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能吹出四五个音。三孔咚咚喹可发出(g1、a1、b1、d2)4个音。四孔咚咚喹,可发出(d1、g1、a1、b1、d2)5个音。第三孔可奏出各种装饰音。其传统曲调有固定标题,如“咚喹咚喹咚喹”、“巴涅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等,有的还配有唱词。
“咚咚喹”传承价值
“咚咚喹”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因制作简单,容易学会,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深受土家族人喜爱。“咚咚喹”作为土家族音乐的一种外化形态,有其独特的结构、句式与演奏形式,同时它联系着土家族习俗、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承载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它除了人们娱乐或传递感情外,还具有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十分吻合中国古代朴素的音乐美学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咚咚喹”这种富有独特价值的民间音乐已越来越鲜见,流布区域日渐萎缩,传承人锐减,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边区,除龙山洗车河流域和里耶管理区及与之毗邻的永顺、保靖的少数边邻村寨外,其他地区已基本失传。2006年,土家族咚咚喹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保护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