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可谓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历史上出国许许多多的名人。他们对长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长春分别有哪些名人呢?接下来,一起走进长春文化,来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名人吧!
长春最早的藏书家——董耕云
董耕云,男,字话年,长春本地人,同治二年(1863年)生,光绪二十年(1894年)肄业于长春养正书院。1905年后,他投身长春地方经济建设,出资入股新式工商业,后参与新政、立宪活动,带头兴办地方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地方名士。1909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位长春籍会员。
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同盟会新改组的国民党在吉林省设立支部,董耕云出任支代表,1913年他被选为吉林省众议员。1917年后,孙中山先生在广东掀起护法运动,他闻风而动,前往响应。1924年国民党改组,他被孙中山指定为吉林省代表,此时他已62岁。会上,代表们选举他为华北地区党务负责人,他怕自己年事不支,婉言力辞。
民国以后,虽革命之事繁忙,但董耕云为了保存故乡历史文化,始终不忘收藏图书。他自辟“稽古山房”书室,积十几年之力,共搜集图书219种674函,其中经部95种292函、史部32种119函、子集二部92种263函,其藏书量居民国初年长春第一位,其书室被《长春县志》赞为“长春文粹之所在”。
李金镛
李金镛,江苏无锡人,生于1834年,早年投效于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麾下,1883年11月调任长春厅。赴任后,他立即问民间疾苦,访乡土风俗,得知有大批山东、直隶、河南闯关东的汉人来长春开垦定居,却难于享受教育,加之清政府在东北采取“重武备略文事”政策,阻碍了文化发展,因此,长春教育事业长期落后。于是,李金镛着手创办教育事业,经他之手揭开了长春教育史的篇章。
金毓黻
金毓黻是著名的东北文献学家、地方史志专家,被誉为“关东才子”,经他总纂并于1941年刊印的《长春县志》,被许多人称赞为东北旧志中的一部佳志,至今仍是研究长春各方面历史的权威书籍。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
元代大书画家张孔孙
张孔孙,字梦符,号寓轩,金代隆安人,生于金天兴二年(1233年),卒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张孔孙一生以“隆安张孔孙”自称,在元朝官至集贤大学士,历任燕南提刑按察使,大名路总管、府尹,淮东道肃政廉访司使,礼部尚书等职。他为政期间秉公执法,体恤民情,惩贪除恶,曾向元帝进谏治国之策八条。他的传世作品除留在《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后的跋文外,还有一轴山水画,画面上远处层峦叠嶂,近处茂林茅舍,一老者弹琴,一少者静听,案上香烟袅袅,院外访者叩门。画面上书有“门前剥啄谁叩门,山翁未问君莫嗔”之句,属款“大德丙午春二月隆安张孔孙”。此画也藏在吉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