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的耳朵又是什么呢?你是否想过自己失聪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只有倾听过世间万物才不会有一次悔恨。
那么,本期民族乐器大全了解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KaoJiaZhao.Com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统乐器。
冬不拉艺术历经历史的积淀,主要由弹唱音乐、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流行文化风靡草原,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艺术受到猛烈冲击,一些传统曲目和制作工艺已处在失传边缘。由于这种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因而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我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冬不拉艺术”保护项目,使这种古老的音韵能够和铁尔麦一样——继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