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动。一个民族的生产状况、方式和民风历史等都会从他们的饮食中反映出来。饮食文化日常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环节。从他们的饮食习俗中我们也能更好的了解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聚居地系山地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各种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景颇族不仅食陆畜,也食水产,举凡鸟兽鱼虫,花果草木,无不在觅食之列。正如他们所说的: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
景颇人的饮食,按习惯可分食和饮两大部类。以主食而言,主要有大米、包谷、大麦、小米、高梁、芋头和薯类。芋头是景颇先民在步入农耕经济之初,率先种植的粮食作物。肉类,以牛(水牛、黄牛)、猪、鸡为主,同时辅以猎获的野生动物作补充。蔬菜,通常仅在园地种植少量季节性蔬菜。
景颇族吃饭时男女可以同桌。景颇人习惯于一日三餐。晌午饭尤具特点,通常为野餐。农忙时,一日四餐,即早、中、晌、晚餐。吃晌午饭与前同。平均分配的原始平等观念仍残存在景颇人的日常生活中。
景颇人烹制的与众不同的主食有“炒新谷饭”、“竹筒饭”、“麂血饭团”和“飞蚁煎饼”等。炒新谷饭是景颇人过尝新节时必备的食品。尝新节是秋收前谷物基本成熟后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在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吃饭时,先喂狗,然后巫师与老人先吃,随后家人与客人才能就餐。其米因已炒干炒熟,故不会馊,不会生虫,存放时间较长。
竹筒饭,是熟米饭趁烫时与麂子的护心血、精瘦肉末及盐、辣子、姜、芜荽等佐料一起揉拌而成。其麂血肉末已被刚出锅的热饭烫熟,色美味香,口感较佳。飞蚁煎饼的飞蚁,即飞蚂蚁剁细后加紫糯米粉与砂糖,油炸即成。其味酥脆不腻,异香无比。鸡肉牛头饭。所谓“牛头”,系半干半稀之米饭是也。先用软米熬成粥,再加鸡血、鸡脯内末及切细的荨麻叶搅匀即成。
景颇族肴大体可分舂、烤、煮、剁、炸、腌六种烹制方法。舂:景颇人的“舂筒菜”可谓餐桌上的“永恒主题”。几乎所有动植物菜类都可用此法烹调。烤:畜禽鱼鸟兽均可直接用明火烤吃。景颇人必不可少的午夜是烤猪肉拌野芹菜和生姜舂烤牛肉干巴。煮:凡是肉类均可用竹筒煮。竹筒煮肉烹制独特,其肉质软而不烂,香味特浓。
炸:煎荷包蛋蜂蛹和各类肉干巴等,均是很有魅力的菜。腌:可腌制各类肉干肉巴、咸菜及酸菜。凉拌菜主要调料是生辣椒、豆豉、腌卤腐汁,酸木瓜水或盐霜果水等。景颇族菜味的“主旋律”是清淡、辣、酸、苦、香。其烹饪用味有咸、酸、辣、苦、甜五味。
景颇族的饮茶之风始于元代,有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着元代的饮茶方法,即直接用焙干的茶叶煎煮饮用,或加入少许食盐,喝盐茶。他们尤其爱喝酽茶。据说有一种江心坡出产的煨茶简十分名贵,用其煨茶,一辈子人都烧不坏,故其价值牯子牛钱。
景颇舂菜
走进景颇人家,你会听到“舂筒不响,吃饭不香”的说法。因此,舂菜在景颇族菜谱中最具特色。景颇人把鱼腥草、苦练子果等药用食物和丰富的各种香料、调料及经烧烤后的鱼、虾、鳝等放在竹筒里用木锤舂制,制成风味效果,能疏风除热,消食建胃。
景颇族“绿叶宴”
吃过景颇族“绿叶宴”,你对目前最流行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说法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坐在“绿叶宴”边,没有碗、没有勺、没有铁制的酒具,饭是竹筒烧的,菜是竹筒舂的,盛菜的是青翠的芭蕉叶,喝汤的勺是树叶折叠成的,就连酒杯也是竹节做成的,吃的是山茅野菜、纯香的土鸡,从内容到形式,从视觉到味觉,都远离了现代饮食的概念,仿佛所面对的是一席少数民族“智慧的盛宴”。
户撒过手米线
吃过蒙自的过桥米线,吃过昆明的豆花米线,再到德宏去吃户撒的过手米线,那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户撒的米线细软松滑、用当地特产红米做成,将米线摊于掌心,仿佛捧着一朵含羞的红玫瑰,再将精制的肉馅拌和其中,轻轻递入嘴唇,顿时芳香四溢,不知天上人间。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