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康,《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郑玄笺:“康,安也。今周民罢劳矣,王几可以小安之乎?”唐白居易《老病相仍以诗自解》:“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2、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汤 、文 、武 、成王 、周公之治。低于“大同”理想。见《礼记·礼运》。后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晋书·孙楚传》:“山陵既固,中夏小康。”,《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为小康。”
3、今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瞭望》1985年第37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规定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从一九七九年底提出这个目标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按人均计算,包括人口增加因素,从二百五十美元增加到八百至一千美元。”
4、家庭稍有资财,可以安然度日。宋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 庠不能治生,贫悴落魄……然久困於穷,冀以小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先生得这‘银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郁达夫《迟桂花》:“家里虽称不得富有,可也是小康之家。 ”
5、【形】指家庭经济情况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家道小康;小康人家。
6、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