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车祸官司近半拿不到赔偿
社会救助体系是一道兜底的“安全网”,合肥这道“安全网”牢靠不牢靠?合肥市政协历时5个月,兵分五路,对合肥市社会救助体系的诸多方面进行调研,近日一份长达5万字的调研报告出炉,相关建议将提交合肥市政协常委会审议。数据显示,合肥市的低保已经“十连增”,但是增速仍然跟不上收入的增速,加上物价增长,低保户相对而言越发贫困。合肥市政协建议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及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法律援助多县区仅一人一桌
合肥市现有市和县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10家,法律援助工作站216个,但多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仍停留在“一人一桌”状态。
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存在哪些不足”时,有50.8%的调查对象认为“救助覆盖面较窄”。此外,合肥市现行的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不仅低于先发地区,也低于省内其他城市。有的案件甚至维持不了办案交通成本,严重挫伤律师积极性。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
政协建议:加大对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保障方式,并参考市场价格,建立合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
司法救助官司打完赔偿难拿
2010年,合肥市每年拿出50万元,建立了市级涉法涉诉信访暨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专项资金。 2013年上半年,合肥市两级法院共审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337件,涉案总金额5487.21万元。审理交通事故案件2819件,涉案总金额24302.46万元,共执行完毕1517件,占审结案件的53.81%。
上述数据意味着,自2010年以来可能有250多个家庭因刑事受害,1300多个家庭因交通事故得不到及时赔偿而陷入困境。
此外,救助资金一般都在3万元以下,效果有限。同时还存在救助不及时的问题,从提出申请到获得救助,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
政协建议:加大司法救助资金投入,由政法部门统一掌管使用,做到审判、执行和救助相统一。
医疗救助未实现同城同等待遇
2012年,合肥市人社局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900.6万元,共救助9972人;合肥市各级民政部门共发放医疗救助金约为1.05亿元,救助超过31万人次。
但合肥市将各城区的医保业务工作划到人社部门,各县(市)的医保业务工作还留在民政部门,导致在实施医疗救助时衔接不顺。目前全市范围内城乡医疗救助标准还不一致,未能实现“同城同等待遇”。
此外,在肥的安徽省立医院、安医大一附院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没有加入,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医疗救助对象在上述医院就诊人数约占医疗救助总人次的20%。
政协建议:整合现有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现有多部门管理为“三保合一”,交由一个政府部门管理,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最低保障十次提标仍相对偏低
数据显示,2013年5月份,合肥保障对象49846人。被救助对象每月享受到的救助金额集中在500元以下。现行救助标准很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虽然合肥市城市低保经过10次提标,但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均为下降。
也就是说,合肥市现在的低保对象相对来说更加贫困了。此外,合肥市四县一市农村和城镇的低保水平还有明显差异,在五保供养方面,目前大部分养老院管护人员不足、工资待遇偏低是一个突出而普遍的问题。
政协建议:在不断深化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指数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救助标准与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最低工资标准、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挂钩的自然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