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肃(拼音:s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引申指庄重、威严,又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
2、会意字。像蓄水之渊潭,二者结合以临渊擦拭战战兢兢会“执事振敬”意。春秋时渊潭的两边加了大框,内加水滴,突出其封闭、蓄水特征。战国时或简化作字形B,或草书作字形C,构意不变。《说文》古文易为心、卪(jié,甲文作跪跽人形D),人跪跽而擦拭,心有所戒惧,与擦拭于上取意相合。《古文四声韵》所载《说文》心作字形E,乃字形F之讹。《说文》:“从在上。”楷书作肃,是笔意、笔势变化的结合。简体作肃,是记号字,来自晋代以后的草书。隶变时,尚出现有字形GHIJK等,皆未取得正体地位。或作L,俗体。《说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王孙钟:“肃悊(哲)圣武。”镈:“肃肃义政。”谓恭敬其法度也。引申指庄重、威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从者肃而宽。”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臣肃敬不敢敝其主。”《包山楚简》2.174“肃王”,即楚肃王,肃为谥号,亦此义。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通“夙”,早。晋陆机《赠颜交趾公真诗》:“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通“速”,急,疾。《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