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主义在美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导美国对外政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社会思潮的形式继续存在,孤立主义在美国经历了一个形成、巩固和变化的过程,也见证了美国对其国际角色认知的变化。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孤立主义主要是指美国长期奉行的不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国结盟、不做出政治军事承诺”的对外政策。立国之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摆脱列强控制,巩固独立成果,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便由此产生。针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间的战争,美国政府于1793年4月发布《中立宣言》,声明不介入战争任何一方。通过这一宣言,美国一方面明确了不介入欧洲纷争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在事实上废止了独立战争期间与法国签订的同盟条约。因而《中立宣言》实际上奠定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真正基础”。1796年,华盛顿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告诫美国不要卷入欧洲国家的政治纷争,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结盟。这是对孤立主义对外政策的首次系统阐述,也将孤立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确定下来。1823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将孤立主义从美国孤立扩大到美洲孤立。
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