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车注意事项|新手上路 - 考驾照网
考驾照网> 新手上路> 正文

新手学车注意事项

来源:考驾照网更新时间:2016-05-03 10:44

  

  学车的人会在暑假暴增,那么你们真的了解掌握了学车知识了?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希望能帮到正在学车的朋友们。


  上车时须注意


  一、坐姿的调整


  开车要有好的坐姿可不是为了摆POSE,它与安全驾驶和乘坐舒适性可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坐姿要求驾驶者双手自然搭在方向盘时,后背能轻贴椅背,双眼平视前方,双脚能自然放置在踏板上。不能含胸驼背地驾驶汽车。面向方向盘正中而坐,手腕的重量自然地放到方向盘上,肘部和膝盖部要留有充分的活动余地。


  二、后视镜的调整


  1、调整后视镜时,身体处于自然的开车状态。


  2、把室内后视镜中的景物置于正中央,并显示出一小部分自己的车辆尾部,以利于判断车身距离和后车位置。


  3、调整室外后视镜,让地平线处于后视镜水平中央位置,并显示一小部分自身车体。


  练车的时候要多和教练员交流,因为教练员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战场的人了,他们的方法都是最可行的方法,只要你按照他们的方法做,准没错。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实践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把考试当做平时练车,只要车没熄火就继续走,一定过!


  起步操作


  开车第一步,就是车辆起步,新学员如何顺利起步,起步时又该注意些什么?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起步又分为上坡起步、平路起步和下坡起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统一的步骤


  1、上车后调整坐位,系安全带。


  2、左脚踩下离合器,挂一档。


  3、打左转向灯,按喇叭示意。


  4、右脚踩油门,左脚慢慢抬起离合器,左手稳住方向盘,右手握住手动刹车前端;待听到油门声音由"高昂"转变到"沉稳"的时候,迅速放下手动刹车。此外,在车辆起步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

  1)平路起步和下坡起步可以先放下手动刹车,再踩油门、抬离合器;而上坡起步只能在听到油门声音变为"沉稳"时,才可以放下手动刹车,否则会出现车子后溜的情况。


  2)平路起步和下坡起步时,加一点点油就可以完成起步;而上坡起步需要根据坡度的大小决定踩油门力度的大小:坡度越大,加油的力度越大。


  3)无论是在起步或行驶过程中,区分这三种状态非常重要。起步时,尤其是上坡起步,如果在"高昂"声中就放下手动刹车,车子会后溜;如果已发出"低沉"声,仍未放下手动刹车,车子会熄火;只有在"沉稳"声中放下手动刹车,车子才不会后溜、也不会熄火。而在行驶过程中,半离合的正确使用与否取决于能否区分这三种状态。


  4)在放下手动刹车瞬间,暂时稳住离合器(不要继续向上抬),并多加点油,以避免车子发抖,出现不平稳的现象。


  5)下坡起步时,如果车子已经熄火,而坡度较大,可以在不打火的情况下直接挂三档,松刹车,起步。通过车轮转速的加快,车子可以自动打火。


  路考步骤


  上车程序,打开车门要问好,右手扶手,左手门,左腿踏板右腿到,注意要把门关牢,调整座位来报到,左腿离合右腿油,轰声空油报仪表(考官同意起步走)。


  在确认周围交通安全后,开启左转向灯,并把变速杆置于1挡(自动变速器置于行车挡)。一边确认后方安全一边放松手制动。把握好起步时机,松离合并加油。


  根据交通状况,采用合适的加速方式,尽快并入车道并正常行驶。


  要领:


  1、注意观察周围状况


  2、准备起步时一定要确认周围交通状况,除了看左侧反光镜外,最好扭头向后张望一下,因为后视镜有盲区


  3、打左转向灯示意


  4、告诉周围车辆行人你要起步了,提醒其注意避让


  5、把握好起步时机


  6、瞅准车流间的空当,在确认自己的起步不会影响他人交通的情况下果断起步,迅速进入正常行驶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2025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

2025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

驾校相关信息:
  • 厦门驾校排行榜
  • 厦门驾车陪练
  • 厦门汽车违章查询
  • 北京驾校排行榜
  • 北京驾车陪练
  • 北京驾车违章查询
  • 无锡车辆违章查询
  • 无锡驾驶证扣分查询
  • 无锡新区驾校排行
  • 北京驾校优惠信息
  • 周边城市驾校:
    驾校-热门城市:

    考驾照网(www.kaojiazhao.com) 旗下平台: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

    考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QQ: 邮箱:(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Powered by 考驾照网 © 2001-2013 KAOJIAZHAO    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