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年末的最后一天,在农历腊月三十或廿九(今年就是在二十九哦!)一般来说都是在三十,故这一日又叫作大年三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就是岁除之夜的意思。除夕象征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意味着除旧布新。
在童话传说中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一个老婆婆在竹林中遇到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准备带着他一起躲避“夕”。小孩听到他们所说的“夕”,想了个办法除掉“夕”:让村民多砍竹节带着,各家门前挂一块红布。村民们半信半疑听力他的话。
夜晚,村民们按照小孩说的做,也在村中央的空地上烧了一大堆火,由于大家害怕“夕”要来,所以所有人都守着,没有人睡觉。“夕”来了,小孩将它引到村中央的空地上,并让村民们火里扔砍好的竹节。竹节遇到旺火分分爆裂,“夕”听到响声掉头鼠窜。
由于“夕”没有死,所以每年腊月三十都会有人带着碎竹节守着等待,但多年过去没有人看到“夕”,它也没有到来。然后这个放爆竹,门前挂红布的习俗就被保留了下来。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先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有时候会是二十九。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年末最后一天。
吃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是指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其目的是在过年前一家团聚并共度农历新年,中国习俗吃年夜饭后要守岁。
KaoJiaZhao.Com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对联要工整、对偶、简洁、精巧,对联是抒发人们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窗花:民间人们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不仅烘托喜庆的气氛,也象征美好愿望。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还有燃爆竹,祭祖,贴福字等。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成为了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