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中华料理也是相当具有声誉的,虽然在甜点方面意大利的美食更出名一些,但是我国的甜点也是不遑多让的,而且我们的美食都是具有相当深厚的美食文化的,你在新年的时候有没有尝过糖瓜呢?本期饮食文化为你揭秘。
河南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男人主祭,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端至老灶爷牌位前,然后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称“祭灶糖”,因“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故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
有的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同时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祭灶时,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然后,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祷词,其内容多种多样,均为求助祈福之语。祷告毕,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置于纸马上焚烧,同时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因此,在祭灶君时,便要跪在灶君面前,口中念念有词,当面进行祷告,高诵《祭灶谣》,其谣曰:“灶王爷爷你听着,厨房里你见天瞄着过。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米撒面是一时错。炉窝里肮脏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这糖瓜吃不了全拿着,捎给玉皇大帝尝一尝。我这里与你把头磕,上天去可要与我把好话说。初一你早点回来别耽搁,到咱家吃我蒸的枣山馍。”
祷告完毕,主妇要将灶君像慢慢揭下来用火烧掉,表示灶君已经上天。直到除夕晚上,再将新灶君像贴上去,算是另一年的开始。虽然这种祭灶活动大多数家庭已不再奉行此礼,但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到了。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在河南上蔡等地,所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称“填仓”。
考驾照网(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