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草供应问题。粮草问题一直是诸葛亮前几次北伐时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其实这次的情况较比之前已经有所好转,因为他利用这三年时间发明了著名的“木牛流马”,这大大减轻了粮草运输问题上面的压力。
但是即便这样,毕竟是脱离主场的远距离行军,粮草的运输状况只能说是可以应付一时之需,还不能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更不用说蜀军还有着在五丈原进行持久战的打算。显然,诸葛亮后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司马懿闭城不出时百般叫阵,希望速战速决。
2、情报的流失加上司马懿的判断。诸葛亮在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衣物的时候,司马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问起来诸葛亮日常的生活起居状况。最令人不解的是,这名使者竟然如实地说了出来,导致他推断出来孔明已经不久于世,并将战事一拖再拖。所以我认为,如果保密措施做得好,这场战斗的走向还未可知;至于为什么那名使者会如实禀报,就不得而知了。
3、最后就是蜀国的内部因素:蜀军除诸葛亮外并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人物在。事实上,在老一辈人物如五虎上将、后加入的将领如魏延等人死后,蜀国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状况,以至于被人嘲笑道“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五丈原上诸葛亮死后军心涣散,虽有杨仪、姜维等人继续打理着军队的事物,但杨仪毕竟不是将领级别的人物,而姜维又资历尚浅无法指挥全军,稳定军心。若不是有着诸葛亮临死前的锦囊,恐怕安然撤退都成了问题。
KaoJia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