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柴的人叫樵夫。是一个汉语词语,一般指上山砍柴、劈柴的人,也可泛指从事林业的人。柴,一般泛指木柴,小木散材,姓氏等。另通寨,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
1、形声。从木,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木与此联合起来表示边烧边吃的时候在手头的束薪。本义:炉灶或篝火旁摆放的束薪。
2、同本义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 月令》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 愍命》。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 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用来点火、取暖(木柴;柴火;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氏。源于炎帝的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高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代就以柴为姓,世代相传。柴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西多此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柴姓的百分之十三,另外,河北亦多此姓,两省柴姓约占全国汉族柴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如今柴姓人口一百三十五万多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7.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 舜典》
KaoJiaZhao.Com
柴望秩于山川。《书 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 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 王制》
8. 注:柴,祭天告至也。
9. 方言:干瘦,皮包骨。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